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44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王焕玉:被江垭水库淹没了的那条龙脉

[复制链接]
444 0
被库水淹没了的那条龙脉
  延续了数以亿万年的那条龙脉,位于原龙潭湾乡合心村中间的一支胜似卧龙状态的山脉,于上世纪九六年因江垭大坝的建成而沉入库底。
  我没有一点可以利用的素材资料或知情的老人可以询问,我对易经、八卦、风水地理的知识一点也不懂,仅靠我五十年的观察记忆作个简单肤浅的概述,帮着乡亲们用文字记录独特的地理风貌。
image.jpg
  站在溇水河南边四方台山上或北边西垭界山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胜似卧龙状态的一支山脉,自东向西由低到高延伸至合心八组后,左拐向南延伸到四方台山下半山腰处。龙头在合心二队东头的卓家槽门,卓家槽门以东是合心平区,海拔约110米,卓家槽门要比平区高出约10米,龙尾海拔约240米。整条山脉的长度约3-4公里,龙脉下的平地宽度约1公里。卓家槽门的龙头到龙的嘴部约300米。其间恰有南边的一条溪流,经此处而绕了几个螺旋形的急弯,而形成了太极图地形。这个地形也正好在龙的嘴部,形成了卧龙吐水或吸水的地形风貌。
  记得小时候路过这里时,仿佛看到过还有一座庙宇的残留遗迹,我想可能是古人为了抬高龙口的上唇鼻梁而显得更加形象逼真而为之。
  记忆犹深的是,龙嘴吐水的地方有一座石拱桥,这也是龙潭湾最大的一孔石拱桥,名叫皮家大桥。桥长约8米,桥宽约3米,桥高约7米。哗哗溪水长流不断,汇入溇水大河。
  石桥之南溪水岸边,有一棵千百年的三四人合围的老柳树,树高约10多米(树顶已倒),而树两边的横着的抱来粗的树枝相加,也可以与树高相差无几。
  我读初小时,每天从大桥上走过去又走过来,很多时候观赏着这棵神奇的老柳树,老柳树的主干上,有好几株大如洗脸盆的灵芝,世人认为是神物,这百年的灵芝居然无人采摘而完好如整。由于年代久远,在这棵老柳树的主干上出现了不少的洞眼,每个洞眼里都生长出一种成几种树木花草。记得我和几个同学当时还认真地用手指着数了一下,共有十五、六种之多。而所有树木花草都长得枝叶茂盛,花卉也开放得鲜艳夺目。感谢可爱的小鸟,辛勤地播下各类花草树木的种子,也感谢神奇的老柳树,精心培育出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供路人乘凉观赏!
  这条上十平方公里的山脉,像条巨龙平卧在合心村的大坪中间,两边都是一马平川之地。在这条卧龙岗上,居住着五个生产队,总人口约500多人,人平耕地面积约1.5亩左右。无论哪个年代,人们的温饱还是没多大问题的。特别是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他们每年都向国家上交了不少的爱国公粮。
  过了龙头合心二队以后,便是一块长方形的平地,这便是龙的颈部。颈部后根处,设有合心村部和小学。过了颈部便是龙身,在整条龙的身上,两边都分出小的山脉,向两边延伸到山根大坪处,这便是龙爪,而龙爪延伸处,总是形成龙爪的液窝,而这些液窝总是呈圈椅形,据风水先生说是上好的风水宝地。也确实在这条龙脉上,地灵人杰。
  据传这里曾经出过一位举人,历代都出现过不少的名人名士。解放后,这里更是人才辈出,各个行业都有出类拔萃的精英人才。上个世纪九六年江垭大坝建成蓄水,沉睡了亿万年的囚龙犹如久旱逢甘露,终于得水遨游。而居住在此地的人们也举家搬迁到异地他乡,在新的环境下,新修了崭新的房屋,生活得美满幸福。特别是自九五年移民后,囚龙得水,涌现出的人材呈现井喷状态,社会精英层出不穷。
  忘不了那条生生不息的龙脉!忘不了我们是龙的传人!
(来源:玩慈利网 作者:王焕玉)

上一篇:王焕玉:重游龙潭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微信

    站长微信

关于我们|手机版|玩慈利网 湘公网安备 43082102000138号 ( 湘ICP备12012604号-1 )

GMT+8, 2025-2-22 13:05 , Processed in 0.10104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CopyRight © 2011-2025 wanc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