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创业故事,讲述一位在大山里放牛的女大学生,她叫钟月秀,慈利县零阳镇团溪村人,今年29岁,2008年从湖南科技学院毕业后来到了深圳工作,一年半后,她却放弃了这份有着不错薪资的白领工作,选择回家创业——在大山里放牛。
刚毕业月薪5000多元,这对于很多从农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来说,已经觉得很满足了,但工作一段时间后的钟月秀觉得在外面打工非长久之计,产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她想趁着自己年轻试试自己有多少才能,而且她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拥有自己的农场,饲养各类品种的牛。
至今还有人在笑她是哪根筋不对了,放着好好的白领不做,回家与牛为伍。父亲当年也很反对她,好不容易在农村供出一个大学生,就是希望她走出大山,她却要回到大山里放牛。“她一个女孩子,干什么不好要养牛,这活又累又脏。”父亲做了一辈子的贩牛生意,深知养牛的艰辛。
钟月秀指着远远的山说:“你看那白石壁,那就是我最开始养牛的地方,去那里只有一条小山路,走过去要3个小时,那上面也没有住户,人都搬走了,却有很好的草场。”年轻的钟月秀带着一股牛的冲劲,说服了家人,并在父亲的帮助下购进湘西黄牛40多头、山羊40多只。没有资金修建栏舍,她就把牛养在山洞里,而自己就在旁边租借了一处废弃的民房住下。
这就是通往那座山的路,钟月秀每个星期回家一趟,取一些生活必需品。说到这条路钟月秀的姐姐发言了:“那条路真不好走,我第一次跟她去,来回走了六个多小时,回到家里我的鞋子已经鞋面是鞋面,鞋底是鞋底啦。”
在那个荒芜人烟的山上,钟月秀过着整日与牛作伴的生活,一过就是一年多。钟月秀回忆起那段时光,当时最大的痛苦就是寂寞,她本来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现在却要一个人守着一群牛,经常几天下来连一个过路人都没有,想说话没有对象,通信信号也不好,她笑着说到:“还好我会爬树,爬上树去打电话信号会好点。"
可是养牛没有想象的顺利,困难再次降临到钟月秀身上。因自己经验不足,技术不过硬,养牛的第一年,钟月秀损失了17头牛和所有的羊,亏损资金二十多万元。父亲劝她回到打工的道路上去,不要再养牛了,她不服气,不想走到半路上了又回头,回到原点。这是钟月秀家当年的房子,现在已经成了牛舍,钟月秀说那也是她坚持下来的一个原因,当时家里穷,她想干一份事业改变家里的境况。
不服输的钟月秀那段时间不停在网上查资料,阅读相关书籍,想找到更好的养牛方法,最后她找到了县畜牧局,县畜牧局了解情况后多次推荐她去参加各项农业科技养殖培训,并派技术人员上门对养牛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指导。钟月秀说:“通过学习我才知道什么是养牛,如何种牧草,如何圈养增肉。以前只知道早上7:00把牛赶上山上吃草,晚上5:00再把牛赶回牛舍,有次母牛难产疼得不停的叫,我却只能在旁边急得哭,眼睁睁的看着它死去。”在县畜牧局的帮助下钟月秀还建起了标准化牛舍,进一步完善养殖场基础设施。
钟月秀凭着一股“牛劲”,一步步掌握了养牛的技术,不断壮大了养殖规模。通过交流学习也让钟月秀看到,要想养殖事业得到发展,光靠个人力量是不行的,养殖场必须逐步走上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集约化的道路,于是在县畜牧局的支持下,2013年她牵头成立了慈利县团溪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这头大黑牛是钟月秀养的牛中体型最大的一头,估计有五、六百斤重,身材纤细的钟月秀站在它旁边显的十分瘦小,当年就人说她站着没牛高,躺着没牛长,一个小姑娘也能养得好牛?
2016年慈利县青创会迎新会活动中钟月秀作为创业代表分享她的创业故事 执着的钟月秀通过几年的努力,用事实证明她把牛养好了,她的养殖场现存栏70多头,主要以品种繁殖及改良为主,正朝着肉牛效益化、标准化饲养,无公害生产,规模化发展迈进,这朵带着“牛劲”的“牵牛花”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2013年被湖南省妇女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评为“湖南省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2014年被慈利县妇联评为“慈利县三八红旗手”,被团县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最美创业青年”称号,2015年被团市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张家界市最美创业青年”称号,被湖南省畜牧水产局评为“养殖业科技示范户”。
如今的钟月秀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家里盖好了宽敞的楼房,几年的艰辛创业,不仅让她养殖技术成熟了,也让她思想成熟了。她说:”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我便有了顾虑,为了家人和孩子我必须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有了顾虑的她并没有停止向前,只是走得更稳一些,她正在探索和策划如何将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相结合,通过新型养殖业带动当地的乡村旅游经济,带动整个小山村都富裕起来,她希望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可以住上小洋楼。
(来源:慈利发布 作者: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