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虽然在下曾经在不同的帖子中对金书中的高手及其境界做出了一些探索和论证,但武学之道如海,无穷无尽,且我少林派之宗旨乃禅武双修,修武入道,故时隔几年之后,再对金书中之高手重新论之,且兼及古龙,因在下最近多读古龙,发现唯有将金庸和古龙彻底贯为一体,方可真正理解武侠小说之真谛。有个别段落与其余帖子会有重复,按照法律制定之原则,自此帖之新法律颁布之日起,旧法律之结论皆以此为准。善哉善哉!
请先看下面有关武侠绝顶高手的六首诗,并猜一下有哪些绝顶高手:
一、无我无人无上境,非侠非隐非佛陀。七十二技随缘化,不入金刚便入魔。
二、佛无定相道无方,无敌无我无阴阳;大慈悲力化宿冤,大智慧力破魔障。
三、华山论剑世无双,出佛入道成武当;三分天下终一统,道中乾坤万年长。
四、真经九阴亦九阳,说是至弱实至强;五绝之先已为绝,道成无敌功上上。
五、天下无敌心有敌,无剑有剑尽为虚;未破魔障即是魔,莫言武学数第一。
六、宝典原是宫中来,邪恶葵花数度开;到头神功都成幻,成魔成邪性中栽。
第一首诗说的是达摩祖师,达摩祖师乃中华禅宗初祖,禅宗乃佛学最上大乘,即“无我无人无上境”是也;达摩祖师并非江湖一般意义上的侠客,但也并非隐士,佛学言乃菩萨化身,故曰“非侠非隐非佛陀”也;少林七十二绝技传为祖师所作,乃教化众生的方便,所以是“七十二技随缘化”;达到禅宗的无上境界,可入金刚界,亦可入魔界,两界本性平等,乃“不入金刚便入魔”也。
第二首诗说的是无名老僧,“佛无定相道无方”,是指无名老僧在少林寺四十三年少林群僧竟然不知,“无敌无我无阴阳”是指无名老僧无形无相的境界;“大慈悲力化宿冤”当然是指化解萧远山和慕容博之间的冤仇,“大智慧力破魔障”是指讲经说法,阐扬超越武学之佛家真谛,同时也是对众人执迷于武学的胜负之间无法自拔的破除。
达摩祖师和无名老僧是佛门两大绝顶高手,达摩祖师之所以传授武术,乃以其作为明心见性的方便法门,祖师早就在根源上、从一起始之处就超越了武学自身,而无名老僧畅谈佛理,破斥武学障,不啻为达摩祖师转世也。
第三首诗说的是道家三大宗师,“华山论剑世无双”乃王重阳,第一次华山论剑五绝之首,乃当时天下第一高手,其所创全真派为天下武学正宗;“出佛入道成武当”说的是张三丰,他原跟从觉远大师在少林寺学习,得九阳真经大半真传,然张三丰最终成为大宗师主要还是从道藏中觉悟,此与黄裳基本相似;“三分天下终一统”说的是逍遥派祖师,逍遥派三传于无涯子、天山童姥和李秋水,即为三分天下,而虚竹得无涯子传授七十年内力并被授予掌门之位,又被天山童姥传以灵鹫宫主人之位,灵鹫宫为逍遥派祖庭,虚竹在此参悟武学,得逍遥派之真谛,后成为西夏驸马,李秋水手下自然也皆归其所有,另:天山童姥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以及李秋水小无相功的十之八九内力在地下冰窖比拼时也和无涯子传授的内力合为一体,也算是归于一统了;末句“道中乾坤万年长”总结道家武学境界。
第四首诗说的是黄裳,黄裳读道藏而创出道家至上武学九阴真经,但练到极处,阴阳一体,九阴实亦为九阳也,故“真经九阴亦九阳,说是至弱实至强”;至于“五绝之先已为绝”,很简单,五绝之前黄裳就已经达到绝顶境界,超越了武学和胜负而达于至上境界,故为“道成无敌功上上”。
此四人为道家武学的四大绝顶高手,他们既是武学大师,又是道家真人,武学非武学平等一如,张三丰通读道藏,黄裳不仅通读道藏,且兼通佛典,王重阳则倡导三教归一,实兼通俗道佛三学,逍遥派祖师则堪称胸罗万有、学究天人,创造的武功极为浩博,包罗万象,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凌波微步、传音搜魂大 法、白虹掌力、生死符等等,其中有三大绝学尤其卓越,即北冥神功,小无相功,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三大绝学之境界极为高绝且依次上升:北冥神功是吸收一切外力为我所用,万法归宗的境界,小无相功的内力已经达到无形无相的境界,无名老僧评价小无相功“精微渊深,少林七十二绝技皆可运使”,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是自性具足,无须借助外力,从“八荒六合惟我独尊”的名字来看,逍遥派祖师应该是见到自己本性的境界,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可称为大无相功。王重阳创始的全真派、张三丰创始的武当派和逍遥派祖师创始的逍遥派乃道家武学三大宗派。全真派在射雕三部曲中的地位,由于王重阳的关系,虽然武学修为一代不如一代,但在精神上一直是天下武学之指归和心中的武林圣地,犹如少林寺在佛门武学中的地位一样;武当派则一直与少林派并为武林之泰山北斗,武林之领袖;逍遥派则在《天龙八部》中几乎与所有门派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势力极广,逍遥派各分支之间亦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源出于此的首先有本来隶属于无涯子的丁春秋一系,天山童姥属下九天九部、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等各派,西夏武林多与李秋水有关联,通过段誉,逍遥派和大理武学扯上了关系,通过虚竹,逍遥派与少林寺之间也有了纠葛,甚至吐蕃国师鸠摩智也有小无相功,乃至于无名老僧的内力与小无相功也有颇多渊源。黄裳虽未开宗立派,但其九阴真经与九阳真经、易筋经、六脉神剑经并称,不仅是武学无上秘籍,而且也是修心证道的无上秘籍,华山论剑直接与其有关,而且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绝以及周伯通和郭靖等高手的武学都与九阴真经相关,九阴、九阳两大绝世经典实为射雕三部曲所有武学之内在核心和深层渊源。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金书,则会发现还有三个无名的绝顶高手隐藏着。一个是侠客行的作者,一个是九阳真经的作者,一个是六脉神剑经的作者。九阳真经应该是与九阴真经同一层次的武学,故其作者与黄裳境界当为一如。侠客行的作者不仅是当时武林之天下第一人,而且还超越了时间,按龙木二岛主所说,“古往今来”能与之比肩者也寥寥无几,石破天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即是其缩影:“侠客行”之绝世神功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所描述者不多,然仅从石破天最后掷木于海上救人一节可看出其武学境界与达摩祖师之“一苇渡江”已经相近,可见其高妙之极;石破天不识字而无心、无意练成了侠客行上的绝顶武学,此实际上暗示出侠客行的作者已经破除了武学障,也就是已经超越了武学本身,同时,包括少林武当掌门在内的天下各门派几代高手、龙木二岛主等人都无法参透侠客行武学之真谛,此实际上也表明侠客行作者的武学已经超越了所有武学门派甚至超越了武学本身而达到武学非武学平等的境界,故其作者的境界至少已经与王重阳、张三丰等差不多,至于其是达到了本来超越的境界——那就和达摩祖师境界一如——还是渐进超越的境界——那就和张三丰等境界一如——我们不知道。六脉神剑经是天龙寺的镇寺之宝,而易筋经和六脉神剑经是天龙八部中两大至高无上的武学秘笈,易筋经是中原佛门武功的总法门,而六脉神剑经则是大理佛门武功乃至整个大理武学的总根本,其作者的境界与达摩祖师之间也许只有渐修与顿悟之别了。
可见金庸十四部作品中共有九大绝顶高手,其中佛门四位:达摩祖师、无名老僧、九阳真经的作者、六脉神剑经的作者,道家亦四位:王重阳、张三丰、黄裳、逍遥派祖师,侠客行的作者未知其属于佛门还是道家亦或是俗家。
我们把破除武学障作为绝顶高手的入围资格线。何为破除武学障?彻底超越武学的束缚,超越武学非武学之分别,没有任何胜负心是为破除武学障,换言之,绝顶高手都已经超越了武学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至上境界,也就是说,他们都已不再局限于武学和胜负之中,因为他们心中都没有了敌人,达到了佛家所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境界,如此,才是真正的“神武不杀”,武学的无上妙谛,不是以杀人而是以救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也就是普度众生,已经达到大慈大悲的伟大境界。普度众生的意思就是使一切众生自我觉悟,自我救度,自我超越一切众生生死之相、生死之执、生死之苦,使一切众生都达到、回复到无生、永恒、真实、自由、极乐的本来境界,这就叫脱离生死苦海,即《金刚经》刚开篇时佛祖所说的“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因此绝顶高手主要是以德化人,或者说,他们随缘任运,自由的运用以德化人和以武服人的方式为众生谋福利。他们即使在以武服人、降魔卫道的时候也没有敌我之念,因为降魔就是度魔。化度与降伏都是救度众生,善者化度之,恶者降伏之,方式有别,本性不二,“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乃善相,金刚为恶相,但都是佛心,都是佛性,本质上没有分别。按天台宗“性具说”,性善性恶皆性中本具,本性一如,性善固为佛祖普度众生之方便,性恶亦为无碍大用,同为普度众生之方便。降伏恶人就是行善积德的慈悲之行。究竟言之,斩尽杀绝心中一切恶魔,即为修道、修佛之正行、本行。
武学障归根到底就是心障。这就是为什么在绝顶高手之中佛道两家占绝对优势的原因所在,因为武学修习到极上乘的境界之后实际上就是修心,而佛道两家修心的功夫最为精纯。
当然,有心人将发现还有两个武学境界极高之人未被列入绝顶高手之中,这两人就是剑魔独孤求败和宫中老太监,葵花宝典的作者。很简单,因为这两人都没有真正破除武学障,仍然沉迷于武学之中,当然就无法达到武学的自由境界,根本没有资格称为绝顶高手。独孤求败远远没有达到大慈大悲的伟大境界,他一生所追求的、到最后都没有超越的就是胜负,由于有胜负心,也就是有武学障,因此不能彻底破除对剑的执着,因此,独孤求败最终仍然是剑魔而不是剑圣,所以:独孤求败之所以终生不败,我们只能说是因为他同时代的高手太少,尤其是没有真正的绝顶高手。如果独孤求败生活在天龙八部时代,仅凭一柄玄铁重剑是绝对不可能横行天下的,即使到了最后的“无剑胜有剑”的境界,仍然有胜过他的对手。而葵花宝典的作者自身尚且无法解脱,不识本心本性乃至丧失本心本性,又怎能使别人解脱?葵花宝典的作者以非常特殊的方式(自宫)彻底断绝了走火入魔的根源,但却入了邪道,应该属于对武学障的不成功的超越,我们可以看到,由此根源而来的所有武学,无论是辟邪剑法还是日月神教的武学,没有一个破除武学障的,因为从一开始,葵花宝典就设置了一个“先天”的武学障,破除此武学障的根本办法就是意识到其危害,根本就不修习,否则,无论是谁,一修此道,就已入魔。
我们来看剩下的两首诗对此两人境界的评价。
第五首诗是说独孤求败,“天下无敌心有敌”,独孤求败四十即横行天下,当然天下无敌,但既云求败,就是说,心中还有胜负之念,所以按照佛学所言仍然没有彻底破除有剑无剑之分别,还是有为法,故曰“无剑有剑尽为虚”;独孤求败号称剑魔,他正好未彻底破除武学障,称魔名副其实,所以“未破魔障即是魔”;其修为还不是最高境界,故“莫言武学数第一”。
最后一首诗说的是宫中老太监,《葵花宝典》的作者,“宝典原是宫中来”就是此意;其功夫为邪门之最,且害人害己,然而不断有人为求天下第一而受害、而害人,乃为“邪恶葵花数度开”;既然入魔,当然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莫不如此,故曰“到头神功都成幻”;其实魔邪皆从自己本性中出,佛学所谓魔由心生是也,所以当然是“成魔成邪性中栽”了。
|
上一篇:独孤九剑VS葵花宝典下一篇:黄药师,提升了《射雕英雄传》的整体武功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