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兴衰,关系你我》 ——尊宗孝祖,担当天下 (回复刘戴老战友关注唐家湾的微信) 刘戴老战友夫妇好:
谢谢您们一直关注惦记着我的父母乃至“唐家湾”,还欲深入其境的兴趣,令我感动不已。
“杉木桥”,正好今天慈利县方面发来一个视频,虽然讲述还欠到位,但看到很高兴,我上午10时已转发您们,可以一看。那是我老家的地标性和历史性建筑,儿时的记忆,也是抹不去的乡愁,更是我之乡恋所在。
中共湖南省委原书记、全国人大常委熊清泉题书
我老家就在杉木桥镇趙家铺村的一个后来才叫“唐家湾”的地方,可能几十年前,您们听我父母说过。这个曾经是大山深处,名不见经传,且一贫如洗、饱经风霜、很不起眼的唐家湾老木屋场。因为唐熙顺、柴立任两位农民夫妇,生养七个儿女,出了2位厅干,1位处干,2位经商,1位常德市政府公务员,1位乡村诊所行医,践行了为人民服务,而在当地闻名遐迩。父母生前,也因为他们为仁(人)厚道和以身作责的表率作用,虽然已“物实(祖屋在,人已离世)人非”,但四里八乡“口碑”时有流传。
实事求是的讲,我们这个家族在慈利县、张家界市乃至省会还是有点小名气,主要源于祖先和父辈,还有那块神奇的红色土地,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关。
一百多年前,祖先、祖宗、父辈,的确为我们选择了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祥见我著《行之正道》都有记叙和描写)。
“唐家湾”,依我对风水地理学的年久学习与业余探讨,是这样的:
沿小溪走进唐家湾,在即将进“湾”的“岔溪口”前,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找不到入口的感觉,到了尽头。疑虑中,当您入了这个“岔溪口”,突然让您又豁然开朗,有了“柳暗花媚又一村”之感,内有“桃花园里好耕田”数十畝,仿佛这里就是“世外桃园”。
发源于南、西向的两条涓涓细流分别从南、西两个方向细流跌宕起伏,摇摆而下,愰愰悠悠,然后在“岔溪口”接吻。其中一条犹如一条巨蟒摇头晃脑从盆地中心线穿过,另一条则如含羞的山蛇一样,沿西北东向山脚边,时隐时现,在“岔溪口”如约而汇,这真是天造神化。
回到老宅,再站在唐家湾老屋的土家族吊脚楼凭栏近瞧:
左青龙(山),右白虎(山、当地俗称“砸骨岩”),宅后背有“靠山”,而且这“靠山”崇山峻岭,神话传说故事不少,被祖辈称作“团龙山”。
老宅坐南向北,南、东、西“三山”环绕,背靠加扶手尤如一把“太师官帽椅”。门前因山势合围,天然形成一片低洼空白聚气之地,似“聚宝盆”,祖上风水先生勘與又称“螃蟹地”(风水先生开始就讲,螃蟹之福地,尤如雌蟹繁子千万,寓意多子多福,子子孙孙,兴旺发达,连绵不断。但风水先生又指出,因子孙绵绵,出生后都在这么小的“四川盆地”兴旺发达有局限,必须大部分子孙走出去,才能去、留兼优,永不衰竭。
近处被正前方的“龟山”(形如一只硕大的乌龟)横卧正前方,紧锁“青龙白虎”二山,形成严密封口,围成了一个只为唐家湾里3—5户族人独享的“四方盆地”(2000年因修公路需要,曾欲炸开岔几口右侧靠“白虎”一个山角,以开阔入口,拉通直距。立即遭到湾里的老前辈们制止)。其间又有源自团龙后山潺潺溪流南北入岔溪口与西向东流的青龙山小溪在岔溪口合二为一,我叫它“水绕四门”。之后,再汇入杉木桥溪水河,水流不断壮大,奔向慈利县城与溇水、澧水相逢,一番交融,形成溇澧,沸沸扬扬,汇入浩瀚的八百里洞庭,下长江,奔流至宽广无垠的汪洋大海而不复还,真是山高(团龙山)水长,渊源流长。
唐家湾门前,从远到近。下图为初中侄子唐磊(号:三石)遵本人之嘱,写生于上世纪1999年。 曾祖父母用日夜纺绵花所和累的收入从富人家换取的一块名为“幺儿田”,始建清朝末民国初年的老宅2000年前改造前的旧照。 再站在唐家湾老屋吊脚楼向北远瞧,更有圣景远在:
当地著名的大尖山,又称“文峰山”。与小尖山重叠,遥远而漫无边际。唐氏族谱载,我们元末明初至今660余年前的第一世祖先唐国政将军就是从大尖山、小尖山、还有麻山(谱称“三山”)唐氏发源于“三山”,到本人,已是唐国政、唐湧父子的第24世后裔嫡孙。
祖先文武双全,辉煌腾达,曾是今川东、鄂南、湘西交汇之广大地域历代土司王朝至清朝雍正13年“改土归流”止,近百代土司王世袭家族。再往历史上溯,可追踪到东汉朝献帝刘协初平元年(公元190年)4月23日,我汉一世嫡系祖辅国将军唐肇先随当朝任岐副将征剿董卓之乱后南下,续伐五強溪,在今张家界原大庸设永定设辅国将军“唐肇先帅府”,为第一代“土司王”始,至清中期近百代。元末明初发迹于慈利“三山”唐氏的唐国政、唐湧和我们,均为唐肇先后裔的嫡系孙。
至“土司王”世袭至我第15世祖,时任慈利九溪卫(今江垭古镇)正千户官武德将军唐德昌公止(葬我村黄家桥,旧称“五里堆”处,有立碑记),我辈正是武德将军的第九世嫡孙。
从唐德昌将军1712年直到2024年间的300余年后,这个家族才又有了“出头之日”,唐家湾,才名声雀起,引起人们小注。
熙顺大人八十岁遇害前还在经营的“顺利布行”,一个深夜的不幸遇害也在此处。 家族部分成员在“顺利布行”门前与熙顺大人合影。 这是秘藏在老宅墙缝里的珍贵史料,2000年改造老屋被发现(见文字说明)。 上图父亲老大人儿时私塾小学写字遗作。 左下:祖辈当时请风水先生为后辈子孙兴旺发达,风水先生对营建住宅的勘于吉言。 右下:父母新婚之宁波床,七个儿女就在这张“麒麟送子”床上出生人世,哇哇遂地,有缘成为七兄弟妹,至到今天,散居五湖四海。 现有当代知名人士湖南省党、政主要负责人毛致用、熊清泉、王茂林、文选德、唐之享等数任书记、领导先后分别为我们唐家湾题写了“发扬土家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毛致用)”,“唐家湾(熊清泉)”,“七星荷花园”(王茂林),“光宗耀祖,爱我中华”(文选德),“源远流长,同根共祖”(唐之享)。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谢晋先生专为我父母居室题写了“唐熙顺柴立任旧居”匾额;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李立先生,生前也为我们老家七姊妹居处因“七姊妹”而称,又题写了“七星轩”匾额。
您们这次湘西自治州旅行结束后,想去我慈利县看一看可以,老家因我未回,您们去,恐不方便,到慈利吃住,我可委托乡(亲)友为您们提供一些方便。
下次如有机会或方便之机会,争取我陪您们一同去唐家湾看看。
坚决执行父亲大人关于为村组老百姓修路的最后的遗嘱,七个儿女媳(婿)及其孙(甥)毫不动摇,并且身体力行,也获得村民的大力配合与支持,保证如期开工,圆满成功,并适应了后来国家乡村振兴“路路通”迟来的政策。 焕然一新的唐家湾及其“七星轩” 唐家湾老屋,是我们父亲遇害逝后,遵他遗嘱修旧如旧,改造后的面貌,基本满足外地回乡临时居住和传承。
父亲熙顺大人,生前有交代这样对我说:“您们现在大小是个官,老百姓有些想法,他们力不从心,您们能办,就尽量帮助办一下:
一是修唐氏族谱,百年未修了,将来后人都搞不清祖宗来龙去脉,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您们要牵一下头,才搞的好;
二是修一条路,唐家湾老百姓祖辈世代肩挑背扛,您们从外地回家也不方便,有条件帮助解决一下。
三是您们的祖屋,我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了,您们要尽快修一下,否则,伙房等土砖屋部分垮了,更不好修了,而且您们在外地工作的子孙,将来回老家祭祖,会连“落脚”(住宿)的地方没有。(足见:可怜天下父母一片心)”
四是,父亲与母亲,见其自己含莘茹苦,生养抚育的七个儿女发展已成大局,他拒绝我们的支持和参与,在他遇害的前一年,自掏腰包,举一人老力,以惊人的速度(他可能预感到来日不方长了),为他的父母和我们祖上逝去的无碑坟先辈,一口气立了七座碑,便于唐家后代子孙日后寻根问祖,发扬光大。
唐纯烟一家 唐纯初一家 唐纯铁一家 唐纯军一家 唐秀英柴志绪一家 唐慧英郑圣龙与唐玉英刘建军之各家 以父母辈为榜样,父母先后离世后,他们的七个儿女及孙子辈,没有辜负祖恩身教遗训,毫无理由的,兑现父亲的最后遗言,坚决维持团结,求同存异,齐心协力,历十年余,完全兑现了家父的遗嘱:
一是2次修唐氏慈利县族谱,并积极参与了唐氏“国谱”、“省谱”修编。
二是父逝后,在我和二弟纯初、三弟纯铁、五弟纯军等弟妹及其子孙共同努力,历经艰辛,充当高级“叫花子”在省会讨钱,筹资数十万元,开天辟地修造了村组到唐家湾的第一条土公路开始、历砂子路至后来的水泥路,完全改变了千百年来父母时代的出行翻山越岭、肩挑背扛的落后局面。
纯初弟还充分利用他的平台优势,先后为家乡筹资数百万元捐款,建本村希望小学、高峰乡中学以及其他医院等。
三是修好了祖屋。(略)
四是在家族后人孝心与努力下,熙顺、立任七个儿女,及其后裔子孙又康慨解囊(包括父母孙子辈个人捐款),先后出资为父立碑,为无碑祖坟建碑,修缮了其母坟、祖坟、外祖父坟等和立碑。
画家筆下的唐家湾国画 唐家湾修复后的鸟瞰图 好吧,因为您的关注与关心所感动,引发我一气呵成此長篇微信。目的是在您们此次不能成“行”前,通过我的记忆性描述描写,给您们先留下一个概念性印象,以弥补此次未去“唐家湾”之憾。
最后,我还是以我已入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发行《行之正道》(杂咏篇)2009年2月所作“咏唐家湾”一首小诗作尾声抄录,结束难得的本次交流。
小溪流水四围山,
虎踞龙盘在此湾。
钟聚灵秀人未识,
岔溪如锁九重关。
谢谢您们!又让我逼写出了一篇散文式的小品文。
您们的好友~墨舞云烟
发于2024年4月23日之多味斋。
(随附唐家湾数贴旧照(源自纯军弟2020年所编《家族资料》纯烟个人专著《行之正道》),一睹为快)。
作者简介
唐纯烟,1944年生,土家族。字丹文、号筆耕。晚号:墨舞云烟。多味斋主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
曾历任湖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秘书处副处长、处长,综合处长,助理巡视员兼综合处长、政策法规室主任等职。曾是《湖南资料手册》《湖南省志<军事志>》编辑、《湖南年鉴》总撰稿人。是原《湖南人防报》《湖南人防学术(今更名“湖南人防”期刋)》创始人、第一任主编。
曾是2007年中央电视台民间寻宝走进湖南组织委员会总策划;湖南祖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
现为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唐尧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南省作家协会作家;湖南省首届评选收藏家。
编著颇丰。主编有《紧跟四化建设新形势,把人民防空工作提高到新水平》《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决策》《发展中的湖南人防》《英豪》《在文化与市场的逆境中》《盛世花开》等。
个人代表作《行之正道》,2017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