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玩慈利网 首页 澧水评论 查看内容

龙潭河告子峪,滋养千年的风水宝地

2025-3-29 16:04| 发布者: 玩慈利网| 查看: 150| 评论: 0|原作者: 朱勇军|来自: 龙潭河风情网

摘要: 慈利老三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三面环绕着高山,仅东面一个缺口,东面是富饶的水乡,良田万亩,汉人自秦朝便在此繁衍生息,与本地土家族互通,及明朝江西朝湖南大移民,主要的经济走廊是沿着沅水发展,地形的相隔,便形 ...
   在慈利县老三区这里有着迷一样的历史,曾经有很多古代名人在这里留下了一代千古佳话,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璞人巴人在云朝山下依水而居,留下了崖墓及云朝山金顶祭祀用的观星台,唐代云朝山开山主持,一代高僧船子大和尚。宋徽宗政和二年状元莫俦,及其父莫卡北宋元祐三年进士等等。龙潭河镇文高村的文武状元,千岛龙潭-宝竹山水下的礼部尚书及兵部尚书,等由于历史原因,古迹因战火破坏,加之后来对文武古迹的保护认识不够,建国初很多的文物遭到破坏,使之这一带的文化历史扑朔迷离,留给我们的只有遗憾。

  慈利老三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三面环绕着高山,仅东面一个缺口,东面是富饶的水乡,良田万亩,汉人自秦朝便在此繁衍生息,与本地土家族互通,及明朝江西朝湖南大移民,主要的经济走廊是沿着沅水发展,地形的相隔,便形成了与慈利其他乡镇不同的文化习俗。这也就是慈利老三区的板板龙灯为什么会在桃源的黄石镇及九溪镇流传,而未在慈利其他乡镇流传的原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在这里形成了土汉文化结合的另一种文化形态。从本地的葬礼、婚嫁习俗中就能体现出来。在这里土家族被汉化,汉族被土化。

  于是汉族开始在这片土地上与本地土家族通婚,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习俗,而居住在云朝山下的一位杨姓人家生育了两个儿子,为了后代的发展便将儿子一个送进书院习文,一个送进云朝山习武。后来两人都有了名气,旁人感叹杨父教子有方,由于地方方言古人称教为告,于是此地被后人称告子峪。本地方言《告牛》即教育小耕牛学习耕地,从中也可以看出告即教。


发呆

搞笑

加油

愤怒

无语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

点击排行
热门推荐
  •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微信

    站长微信

关于我们|手机版|玩慈利网 湘公网安备 43082102000138号 ( 湘ICP备12012604号-1 )

GMT+8, 2025-4-3 07:22 , Processed in 0.04473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CopyRight © 2011-2025 wanc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