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58师到达二都岗、燕子桥、黄连洞指定位置。11月17日早晨,伊藤联队向58师主阵地发起进攻,直至落日未能如愿,便绕道向慈利县城进军。 同一天,日军13师团一部1000余人,向垭门关进犯,58师172团第一营伏击日军,双方伤亡较大,日军进入县城。173团退守羊角山,18日拂晓,设伏羊角山铜台,伊藤部狼狈溃退。此时,日军第3师团一部向58师的右翼亮垭猛插,国军51师出星德山,58师出祖师殿,对亮垭的日军实行反包围,左右夹击,歼敌过半。 18日、19日,日军步、炮、空协同猛攻,并发射毒气弹,力图一举突破,58师在落马坡、羊角山的阵地出现动摇,后失而复得。18日晚8时许,敌13师团的司令部进入慈利县城,陆续到达慈利境内的日军已增加到5个联队之多。58师顽强奋战,日寇在慈利一线徘徊不前。直到20日晚上几经夜袭,日军第一线部队在五时左右进入燕子桥一线。58师与51师配合,从白鹤山和羊角山杀出,以攻对攻,在燕子桥打了一个漂亮的防守反击战,歼敌近千,虏获枪支三百余,骡马四十余匹及诸多军用品。22日转移至桃源漆家河一线,58师、51师在慈利的阻击任务宣告完成。 慈利阻击战,有效拖住了敌人,使得常德外围的国军转而占据了有利位置,对24日后向日军的反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常德会战抗日阻击战掩体群、碉堡分布在慈利县垭门关、羊角山、五雷山等。保存状态较好的有垭门关碉堡掩体群,五雷山碉堡掩体群,羊角山掩体群以及羊角山战斗指挥所。 垭门关掩体、碉堡群主要分布在胡家院后山、陈家凸、卢家凸一线。卢家凸有两座规模较大、规格相近、做法相同的碉堡,平面为长方形,青石块毛石、素土砌筑,长4.9米,宽4.5米,残高1.1米,墙厚1.2米。射击口呈内八字形,对西面古道,顶部坍塌。 胡家院后山掩体群,沿山边分布,弯弯曲曲,其特点是,青石块毛石掩体墙与青石块毛石砌筑的圆形碉堡连接形成一体,无战壕,碉堡有大有小,内空直径在2—3.4米之间,有射击孔、出入口,残高1米左右,墙厚1米左右,碉堡之间相距很近,15—20米一个。掩体墙残高1.1米,墙厚80厘米。 五雷山掩体在金殿后、扯草坡一线。碉堡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大的位于五雷山金殿后山,呈半圆形,直径4.5—5.1米,青石毛石砌筑,有四个射击孔,一个出入口,墙厚1米,残高约1.2米,射击口呈外八字形,相距不远还有四方形碉堡、掩体坑等。羊角山掩体主要是战壕。 凉亭即指挥所在羊角山半山腰,可俯视县城全貌。由当地乡绅捐资修建,建于清代中期,占地面积132平米。 凉亭无台基,平地起建,砖木结构,封火墙、硬山顶,盖小青瓦。凉亭纵向布局,四开间,南北山墙开门,连接步道,便于行人过往。山墙门即通道门,为石质门框。南北山墙为封火墙,青砖砌筑,糙砌清水斗墙。两山墙结构形式相同。左右墙亦为青砖糙砌斗墙,开砖构窗、无门。建筑内设三榀穿斗式木构架。4柱11瓜,金柱之间设脊瓜柱,金、檐柱之间用一匹大梁抬起5根瓜柱。三榀构架间均设有平板脊梁、关梁板。靠东侧构架间设有隔断墙,分隔为三间房屋。建筑保存完好,近期村民自发维修,有多处维修不当。 |
关于我们|手机版|玩慈利网 湘公网安备 43082102000138号 ( 湘ICP备12012604号-1 )
GMT+8, 2025-1-22 13:07 , Processed in 0.06351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CopyRight © 2011-2025 wanc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