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一位家族长辈的离世,我有幸接触到了慈利农村殡葬行业中一个鲜为人知的特殊群体——职业抬棺人。通过与其中一位代表黄三的深入交流,我们得以窥见这一行业背后的故事与变迁。 回忆起二十年前,黄三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怀念。“那时候,村里人丁兴旺,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邻里间都会自发地前来帮忙。出柩抬棺,更是需要一群气力莽壮的年轻小伙,大家伙儿肩并肩,心连心,共同完成这一庄重的任务。”黄三说,那时虽然没有固定的报酬,但一包烟、一条毛巾、一双胶鞋,就足以让邻里间的情谊更加深厚。 (慈利农村葬礼 玩慈利网配图) 然而,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昔日的热闹景象不再,连抬棺这样的大事也面临着人手不足的困境。于是,职业抬棺人这一行业应运而生,成为了连接生死、传承孝道的重要纽带。“我们几个村的人,经常被人喊去抬棺,次数多了就自发组织起来,成了一个队伍。今天这个来,明天那个来,虽然不固定,但大家心里都有份责任。”黄三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质朴的责任感。 谈及报酬,黄三表示,他们通常是按人数计费,每人240元,外加烟、毛巾、胶鞋等标配物品。“打井、抬棺、掩土一条龙服务。烟的档次和数量就看雇主的心意了,有的大方些,有的则节俭些。”他补充道,除了基本工钱外,在下葬前的仪式上,还能从孝子手中讨些喜钱,但这些钱都会按劳分配,确保公平。 (慈利农村葬礼 玩慈利网配图) 对于工作强度,黄三说,抬棺的远近、难易程度决定了所需人数的多少。“最少8个人,远的、路不好走的地方,我们就多叫几个人当替补,毕竟安全第一。”他强调说,虽然偶尔会遇到雇主想压缩开支的情况,但大多数时候都能通过沟通达成共识,确保团队的利益不受损害。 面对老龄化的社会趋势,我好奇地问起黄三,一年能不能接到100场活。他笑着摇了摇头:“哪有那么多,今年上半年我才接了20几场。不过,一年下来,接个五十场左右还是有可能的。”谈及行业竞争,黄三显得颇为乐观:“现在农村人少了,自己凑齐抬棺队伍不容易,一般都是直接喊抬棺队,所以我们这行竞争不算大。” 当被问及是否遇到过灵异或神奇的事情时,黄三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有一次,我晚上回家路上突然晕倒了,第二天抬棺任务只好让别人代班。那时候心里确实有些犯嘀咕,但事后想想,可能还是太累了。”他坦言,虽然外界对抬棺人这个职业有着诸多想象和猜测,但自己从未遇到过棺材里出声音、人复活的惊悚事件,“我们都是脚踏实地做事的人,那些都是电影里的桥段。” (慈利农村葬礼 玩慈利网配图) 随着访谈的深入,我愈发感受到职业抬棺人这一群体的不易与坚守。他们用自己的双肩扛起了乡村的传统与责任,用汗水书写着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或许有一天,这样的职业也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我依然相信,他们那份对乡土的深情与对逝者的敬意,将永远镌刻在岁月的长河中。 |
关于我们|手机版|玩慈利网 湘公网安备 43082102000138号 ( 湘ICP备12012604号-1 )
GMT+8, 2024-10-31 10:30 , Processed in 0.07606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CopyRight © 2011-2024 wanc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