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伊良,男,1937年11月出生,湖南慈利人。副研究员。中共党员。现为湖南省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种室副主任,金健种业公司首席专家。从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近30多年,成功的选育了四个优质不育系,均达二级优质米以上。 李伊良1936年11月出生在慈利县阳河乡双连村一个农民家庭。14岁那年,他还在上初中,因为兄弟姐妹多,为了挣一口饭吃,父亲硬是把这个家中长子从学校拉回家,送到大慈(慈利至大庸)公路建设工地当了一名临时工。因为他有文化,被领导安排到指挥部当通讯员。这期间,他勒紧裤带,尽可能地节余下一点粮食捎给家中挨饿的父母和弟妹们;这期间,“我们一家人一年四季辛辛苦苦勤勤恳恳,为什么连饭都吃不饱?”的苦闷常常萦绕在他心里。 1954年,大慈公路竣工后,工地指挥长转战北方。临走时,这位对李伊良关爱有加的南下干部欲把他安排到铁路部门工作,他却提出要到慈利县农场去种粮。这年10月,他如愿成为了慈利县农科所的一名正式职工,给当时慈利县有名的水稻专家唐愈任当徒弟,开始双季稻栽培技术研究。 上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稗”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杂交水稻的迅速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解决了中国人吃饱饭的问题。至于稻米品质如何,当时尚未引起重视。 1976年,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水稻品种提纯复壮经验交流会上,农业部种子处李梅生处长透露,美国环球公司与我国签定高产杂交稻转让技术合同之后,突然提出要中止合同,理由是中国的杂交稻种产量虽高,但米质达不到美国人的市场标准。“粮食市场需要优质米!选育优质米品种是水稻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李伊良在心里划上了一个重重的记号! 李伊良很幸运,遇到了一位伯乐——慈利县农业局副局长骆正鑫。他指名要李伊良承担杂交水稻三系提纯复壮、杂交水稻制种及杂交水稻新三系选育等项目研究。1981年,骆正鑫调到常德市农科所任职,1982年李伊良也调至常德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承担杂交水稻籼三系课题,开始优质稻的选育。 李伊良1955年10月-1982年在慈利县农科所工作,在此期间从事过棉花提纯复壮工作,常规稻提纯复壮和引种示范工作及承担杂交水稻提纯复壮项目,同时主持过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课题。 1982年6月调常德市农科所,承担籼三系优质米组合选育课题,农业部丰收计划和优质推广项目,湖南省七五、八五、九五攻关协作课题和农业部重中之重的优质杂交水稻金优组合推广项目。 李伊良先后获得湖南省常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特等发明奖1项(系主要协作成员)。 由李伊良主持先后育成了常菲22A、金23A、30A、898A四个优质杂交水稻不育系,解决了杂交水稻高产而不优质的难题,其保持系米质经农业部测试中心分析均达2级优质米标准。由其配组并通过审定的组合达47个,并被推广到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累计种植面积过亿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的60多亿元。
优质杂交水稻不育系金23A及其保持系金23B的选育方法1997年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1998年被授予湖南省专利实施金奖。因其成绩突出,1980年度被评为省劳模和省七五、八五、“九五”期间的攻关协作项目完成的先进个人,1986-1987年两年被评为常德地区优秀科技工作者。1992年被常德市委,市政府予以通报表彰和重奖并记大功1次,1993年被授予常德市拔尖人才和市劳模,市第二届政协委员2003年被评为常德市十大新闻人物,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被评为常德市发明创造先进个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9年被授予常德市科技之星。 |
关于我们|手机版|玩慈利网 湘公网安备 43082102000138号 ( 湘ICP备12012604号-1 )
GMT+8, 2024-11-23 18:21 , Processed in 0.05960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CopyRight © 2011-2024 wanc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