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慈利网 发表于 昨天 19:59

慈利县:万亩闲田披“绿被”,紫云花开绘春耕

  近年来,慈利县狠抓耕地质量提升,不断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以大力提倡种植绿肥为切入点,精准政策扶持与科学管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春天的田野中得以具象化。
  4月2日,在溪口镇双福坪村的田野上,紫云英正值盛花期,紫色花浪随风起伏。轰鸣的农机在花田间来回作业,将花瓣、茎叶打碎埋入地下,碾作春泥,田间弥漫着淡淡的青草香,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图。
  种植户骆渊祥表示,绿肥播撒以后降解了重金属,减少了化肥使用,改善了土壤。一开始他只种植了300亩左右绿肥,今后的计划是在自己种植的基地里打造1000亩以上。
  在与双福坪村相隔不远的杜坪村,不仅有单独成片的紫云英花田,还有金黄的油菜花与紫云英交织一片的绚烂花海,成群蜜蜂在花间忙碌,这种混播种植模式使农田更具生态价值。紫云英根系共生的固氮菌可固定空气中的氮,每亩固氮量达5—8公斤;而油菜根系能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茎叶还田培肥效果显著,两者混播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种植水稻,化肥农药使用量可减少30%,增产超5%,真正实现“以田养田”。
  近年来,慈利县推行绿肥生产全环节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绿肥种子统配、无人机播种、田间培管及机械开沟、翻压等全链条技术支持,引导农户在冬闲田规模化种植绿肥。2024年,慈利县共创建了绿肥千亩示范片6个,百亩以上示范片28个,示范面积达到2.1万亩,通过示范带动,全县绿肥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
  在推广过程中,慈利县采用了多种技术模式,如“双季稻+绿肥”“一季稻+绿肥”“油菜套种绿肥”“油肥紫云英混播”,并结合慈利县实际,探索“果园套种绿肥”等多种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种植绿肥的积极性。经农业部门跟踪监测,连续两年实施绿肥还田的地块较对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8%,水稻亩均增产60余斤,化肥使用量每亩减少20—30斤,每亩节本增效150元以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慈利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易宗建说:“2025年,我们有信心实现绿肥种植稳中有增,让群众种植绿肥的积极性更高,让他们能够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农作物品质的基础上,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让广大农户都行动起来,助力全县绿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张典 王翔 苏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慈利县:万亩闲田披“绿被”,紫云花开绘春耕